◇2024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時表示,“澳門+橫琴”正在成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實現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平臺。
◇粵澳緊密攜手、密切配合,緊扣合作區戰略定位創新機制,持續提升管理機構運行效能,聚焦“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目標培育特色產業,以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牽引加快推進琴澳一體化,支持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委會實行“雙主任制”,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合作區執委會成員由粵澳雙方共同組成。
◇“橫琴與澳門大學一路之隔。對澳大人來說,來這里創業是最好的選擇。”
◇積極打造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橫琴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這條工作主線,重點引導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現代金融等“四新”產業,助力澳門破解經濟結構單一化問題。
◇“橫琴可以借助澳門國際平臺的優勢聯通世界市場,也能發揮廣東的優勢聯通內地產業鏈,這是我們創業的絕佳平臺。”
◇2025年一季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4%。
◇琴澳一體化,將建立起中國與葡語經濟體的高質量經貿合作平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深化與歐洲、拉美的高水平開放合作。
珠江潮涌,八門入海。在珠江口西側的十字門水道,橫琴島與澳門氹仔隔水相望,阡陌相連。入夜,兩岸摩天大樓燈火璀璨。
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多次考察橫琴,為橫琴發展、琴澳合作領航掌舵、把關定向。
2012年12月,習近平同志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首次離京考察,來到廣東。他勉勵橫琴:“要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先行先試,進一步擴大開放,勇于探索,勇于去闖,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為粵港澳合作作出貢獻”。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橫琴考察時強調:“橫琴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要加強政策扶持,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產業,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更具活力。”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為橫琴賦予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戰略定位。
2024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時表示,“澳門+橫琴”正在成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實現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平臺。
高規格部署和支持政策陸續出臺:2014年,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珠海橫琴片區成為廣東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2023年,國務院批復《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為新形勢下粵澳合作開發橫琴按下“快進鍵”。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港澳辦、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國家移民管理局、人民銀行等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陸續出臺雙“15%”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類產業目錄、“橫琴金融30條”、“海關20條”、琴澳旅游團等支持合作區發展的政策文件30余份,為合作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出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為合作區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粵澳緊密攜手、密切配合,緊扣合作區戰略定位創新機制,持續提升管理機構運行效能,聚焦“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目標培育特色產業,以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牽引加快推進琴澳一體化,支持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3年多來,推動“四新”產業加快發展、澳人澳企快速增長、創新要素加快集聚、一體化發展格局加快建立,展現出強大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潛力,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逐步顯現。
橫琴大橋“二線”通道海關監管區(2024年2月29日攝)劉大偉攝/本刊
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范
橫琴島在開發前,以個大肥美的“橫琴蠔”聞名。橫琴蠔如此美味,原因之一是處于海水與淡水交匯的珠江入??冢缓瑺I養。
如今,“咸淡水”交匯處的橫琴,奮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兩制”優勢的區域開發示范,為“一國兩制”這一偉大創舉豐富新的時代內涵。
蹚出新機制,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在合作區執委會辦公樓大堂,藍綠漸變色的橫琴新標識引人注目——一株并蒂蓮,象征著粵澳兩地同根同源,攜手同心。
橫琴和澳門,分屬兩種社會制度、兩個關稅區和兩個貨幣體系。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明確提出“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以下簡稱“四共”體制),為兩地合作向縱深發展創造寬松的制度空間。
“四共”體制,既不同于港澳,也不同于內地——作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開發管理機構,粵澳雙方聯合組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統籌決定合作區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重要人事任免;管理委員會下設執行委員會,負責合作區的開發執行,履行國際推介、招商引資、產業導入、土地開發、項目建設、民生管理等職能。廣東省委和省政府成立派出機構,集中精力抓好黨的建設、國家安全、刑事司法、社會治安等工作。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委會實行“雙主任制”,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合作區執委會成員由粵澳雙方共同組成。一批澳門籍公務員和員額制人員,進入執委會及下設的行政事務局、法律事務局、經濟發展局等9個工作機構,與內地同事合作推進橫琴發展建設。
合作區建設3年多來,粵澳兩地政府工作人員共同辦公、共商共議,同頻共振、同題共答,組織召開管委會、執委會會議79次,共同決策開發建設重大事項476項。
與前海、南沙、河套等粵港澳大灣區其他重大平臺相比,橫琴的“四共”體制,是跨境合作力度最大、創新突破最顯著的探索實踐,是粵澳雙方在合作區建設中決策執行、管理共享等各環節全方位、系統性合作的制度創新。
“無論在內地與港澳合作,還是區域開發管理方面,‘四共’體制均屬首例?!敝猩酱髮W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表示。
如今,在合作區執委會,來自澳門和內地的同事共同研究工作、謀劃發展、解決問題,是司空見慣的場景?!坝惺潞蒙塘俊⒂惺露嗌塘俊背蔀榛洶膬傻毓ぷ魅藛T的日常。
在合作區執委會工作的澳門籍公務員梁偉鑾初到橫琴時感受到了明顯的差異,“比如說我們要開攻堅會議,我當時很奇怪什么是攻堅會議,就連攻堅是哪兩個字都想了很久?!彼f,這幾年和內地同事一起工作,互相之間慢慢磨合,現在溝通協調已經“建立了足夠的默契”。
“澳門同事長期接觸旅游業、會展業,擅長國際化交流;內地同事在互聯網、半導體、中醫藥、生物醫藥等領域背景知識全面?!?023年來到合作區經濟發展局投資促進處工作的澳門籍行政專員劉延鑫說,在這里工作,既可以借重內地同事在產業布局分析和產業鏈招商方面的豐富經驗,也可以用好澳門同事的國際化優勢,提升橫琴的國際影響力。
協商澳門有關單位委派優秀人員進入執委會工作,做好面向澳門居民的專項招聘工作,擴大澳門籍工作人員比例……橫琴持續優化完善管委會議事規則和工作機構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執委會及工作機構的職能設置和人員安排,助力粵澳雙方持續磨合、融合,凝心聚力、同頻共振、同步同向。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局長曹晉鋒表示,“四共”體制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粵澳各自特長,開辟了全新的行政管理模式,為“一國兩制”框架下的深層次制度創新提供堅實的行政保障。
趨同增便利,建設宜居宜業新家園。在被稱為內地首個“澳門社區”的橫琴“澳門新街坊”,琴澳兩地“無感、無界,同城、一體”的生活環境正走進現實。
2024年,澳門居民、誠品咖啡董事總經理湯錦珍,把在澳門創立20余年的咖啡品牌引入澳門新街坊,讓這里的左鄰右里找到熟悉的澳門味道。
“新街坊提供許多一站式服務,連換身份證都不用回澳門,這里的24小時服務中心就可以搞定,實在太方便了。”湯錦珍說。記者采訪時,咖啡店的客人漸漸多起來,幾個熟客與湯錦珍隨口攀談,鄰里間的親切感伴隨咖啡香氣悠然飄出。
《總體方案》提出,推動合作區深度對接澳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為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
截至2025年一季度,澳門新街坊住宅項目銷售已超過1400套,商鋪出租率達95%。如今,橫琴正推動“澳門新街坊”項目內趨同澳門的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公共服務向合作區全域延伸。未來,這里還將探索符合條件的澳門居民依法參選社區居委會非戶籍委員,推進“澳門新街坊”成立業主委員會,引入澳門愛國愛澳社團提供社區服務,助力澳門居民更好融入本地生活。
在建設安居新家園的同時,橫琴為澳門青年就業、創業打開新天地。
2017年從澳門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畢業后,陳天藍和同學帶著科研成果進駐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并于次年注冊成立珠海市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如今,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已成為澳門青年的創業聚集地。“橫琴與澳門大學一路之隔。對澳大人來說,來這里創業是最好的選擇?!标愄焖{說。
為助力澳門青年成長、成才、成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已認定8個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孵化超800個澳門青創項目;通過提供實習、就業崗位以及執業單向認可等形式,讓澳門青年走進橫琴、融入大灣區。截至2024年底,已有超1400位港澳專業人士到橫琴跨境執業。
為積極拓展澳門青年創業空間,橫琴正建立全鏈條孵化服務體系,成立澳門青年科技服務平臺,建立項目轉化合作機制,為澳門青年在合作區就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引導澳門青創企業融入內地市場。
港澳青年在橫琴政務服務中心的“澳品薈”橫琴展示區瀏覽澳門創意產品(2024年9月23日攝)洪澤華攝/本刊
澳門居民黃滋才(右一)在位于橫琴的分子態(珠海橫琴)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植物(現代中藥)分子博物館內與澳門勞校中學的學生交流(2024年12月11日攝)新華社發(張金加攝)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平臺之一,作為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大灣區建設、提升大灣區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積極打造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橫琴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這條工作主線,重點引導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現代金融等“四新”產業,助力澳門破解經濟結構單一化問題。
與此同時,以琴澳一體化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合力打造支撐大灣區建設“實力三角”的關鍵一角,努力以琴澳一隅之光為全省、全國大局添彩。
2024年,“四新”產業增加值占橫琴GDP比重已達59.4%。
完善產學研轉化鏈條,培育高端制造產業。2024年,真健康(廣東橫琴)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導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統”“穿刺手術導航定位系統(小型化)”等產品接連獲批上市。該公司創始人張昊任是一位澳門人?!翱蒲性诎拈T,轉化在橫琴。我們是行動者,也是受益者。”她說。
真健康在澳門成立子公司,聯合澳門大學等多家單位共同承擔“2022年度澳門重點研發資助計劃—智能機器人領域”項目,面向人機協作作業的智能機器人系統研發,將人機協作智能機器人技術拓展應用到醫療服務領域。
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新醫藥等領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著力推動更多琴澳科研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吸引澳門高校在橫琴與廣東企業合作建設科研平臺、合力推動技術轉化,是創新做法之一。
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的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橫琴設立分部,與相關企業在橫琴共建近20個聯合實驗室,產學研轉化鏈條日趨完善。在“澳門研發+橫琴轉化”帶動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茁壯成長。
“橫琴可以借助澳門國際平臺的優勢聯通世界市場,也能發揮廣東的優勢聯通內地產業鏈,這是我們創業的絕佳平臺?!奔{金科技公司創立于珠海,創始人雷震告訴記者,落戶橫琴后,公司構建起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通過把核心材料和創新工藝相結合,貫通產業鏈,已實現大規模穩定量產。
2025年一季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4%,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經營主體已達12582家。
一體化融合創新,助力中醫藥產業煥發新生。在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中藥新藥創制“四化”平臺實驗室,機械臂從一個工作站夾取試劑瓶,平穩送到下一個工作站,與另一瓶試劑混合,整個過程流暢安靜。
中國工程院院士、實驗室主任劉良介紹,該平臺已實現從中藥化學成分分離提取到活性測試的全流程智能化、數字化、工程化、自動化。
“澳門的國際自由港優勢,有助于中醫藥科創產品更便捷地走向世界。合作區在個人和企業所得稅方面提供諸多優惠政策,吸引更多企業和國際化、多學科高端人才扎根。隨著兩地交往更加頻繁,橫琴將成為發展現代中醫藥產業的好地方。”劉良說,依托“琴澳一體化”獨特優勢,實驗室未來將在澳門開設分中心。
位于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澳邦制藥(橫琴)有限公司展廳,一款馬交牌千里追風油擺放在顯眼位置,產品包裝盒上的“澳門監制”標志格外醒目。
在澳門審批和注冊、在合作區生產的中醫藥產品、食品及保健品,允許使用“澳門監造”“澳門監制”或“澳門設計”標志。而馬交牌千里追風油,正是“橫琴生產+澳門監制”的首個藥品。
2023年起,澳門特區政府引入太平集團承接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運營管理,加速招商引資、推動產業集聚。截至2025年5月末,園區落戶澳資企業達96家,占入園企業比例超四成,園區中醫藥企業共擁有處于研發、中試生產及已獲批上市臨床試驗等不同階段的中藥新藥超40款。
強化產業協同,激發文旅商貿新動能。在橫琴島東北角,六座亮白色現代建筑十分顯眼。這里是地上總建筑面積超50萬平方米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跨境電商(華發)創新產業園首發區。
為促進跨境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2024年專門出臺扶持辦法,從打造跨境電商示范園區、加強電商人才培養、鼓勵電商活動舉辦等方面入手,助力琴澳跨境電商企業揚帆出海。其中,有九條措施對澳資企業的扶持標準按照1.2倍執行,旨在加強琴澳產業協同。
2024年,華發跨境電商創新產業園首發區5.6萬平方米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吸引希音、快手、虎牙、唯品會、遙望科技、賽維時代、傲基科技、寶尊電商、映宇宙等企業進駐。
華發跨境電商創新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產業園計劃招商面積超1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破百家、辦公人數超2000人,構建以跨境電商及平臺為主體、服務企業與生態伙伴為兩翼的“一主兩翼”格局。
在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集群的同時,琴澳聯動塑造文旅新IP,構建跨境文旅產業鏈。
2025年6月12日,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聯合主辦的2025“澳門·橫琴藝墟”,在橫琴文化藝術中心開幕。活動設置了文創市集、特裝展示、藝文TALK、演藝演出、特色餐飲五大核心板塊,來自中國內地、澳門、香港以及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超170個文創、餐飲攤主集結于此,其中50個為澳門文創品牌。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將繼續與合作區攜手共進,把握好“澳門+橫琴”定位,充分挖掘澳門多元文化創意寶庫。發揮琴澳兩地資源優勢,推動文創、文旅、藝術等更多項目來到合作區,為提升兩地乃至大灣區的文化事業作出更多貢獻。
提速金融改革創新,便利資金跨境流動。2023年2月,《關于金融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正式發布,聚焦區域特色提出6方面30條舉措。作為重要金融基礎設施之一,橫琴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于2024年5月落地,為跨境資金便利流動提供新途徑。
橫琴跨境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合作區首家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澳資企業,也是首批享受到EF賬戶政策紅利的橫琴本土企業。
“有了EF賬戶,可以快速與海外客戶進行資金對接,也可便捷地將境外資金引入橫琴支持產業發展?!笨缇痴f首席執行官周運賢表示,這極大節省了企業經營的資金成本,有利于收獲更多國際市場的合作伙伴。
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是粵澳合資集成電路設計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聘請眾多來自香港、澳門的境外專家,通過區內機構EFE賬戶直接完成跨境代發工資至員工境外賬戶,境外員工無需開立內地銀行賬戶,提升跨境薪酬劃轉便利性。
一年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10家試點銀行累計開立EF賬戶超400個,辦理資金劃轉超1200億元。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局長池騰輝表示,合作區現代金融業穩步發展,金融企業數量穩定在630家左右。隨著“橫琴金融30條”和EF賬戶落地實施,琴澳金融合作成效顯著。
橫琴、珠海及澳門(2024年11月26日攝)鄧華攝/本刊